[PABC CHINESE] Ten mistakes that lead to poor communication

導致溝通不良的十種失誤
蔣吳蘊蘭

本文原載於2020年7月《號角月報美西版》

你曾否為本來順暢的溝通突然中斷而洩氣?為本來融洽的關係變為負面互動而感到沮喪?這樣的情況,在居家避疫時,更容易發生,因為每個人都不免遇到困難與壓力。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在乎很多因素,包括各人的喜好和需要。

想想看,當親友遇到困難和壓力時,你是比較喜歡給意見,替人解決問題,還是比較能夠傾聽,給予同理與支持?也考慮一下,當面對壓力時,對方是比較需要別人給予空間、好讓自己慢慢安撫情緒,還是比較需要別人傾聽,並給予同理與支持?

當家人想一吐苦水,需要別人傾聽,我們的一些反應往往攔阻了溝通。雖然出於善意,卻適得其反,不能讓人娓娓道來。這樣的失誤有哪些呢?

1、直抒己見。切忌快人快語、馬上提出解決方案(除非被問到),反而要勒住舌頭,先專心傾聽對方的經歷和心聲。當對方感到被理解和接受時,他(甚至孩子)往往會自己想出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
2、振振有辭。無論問題是否涉及你個人,你若為自己(或別人)的立場進行解釋或證明,都會使對方感到被否定。不如另找機會來提供你的智慧和經驗,當下對方最需要的是你的聆聽。

3、到此為止。當我們說「別哭了,事情沒那麼糟」,我們其實就是在下達「到此為止」的指令。這種情況常常在父母照顧孩子的時候發生,往往不能奏效。當孩子(有時成人也是如此!)感到傷痛被聽懂了,才有可能自然地停止哭泣。

4、比長較短。若要對方坦誠分享親身的憂患,需要很多鼓勵。當有人願意鼓起勇氣向你敞開分享時,請別說:「哦,那沒什麼!讓我告訴你我的經歷。」你等於是在說:「你的經驗不重要」。

5、勸人振作。信不信由你,人需要自己的感受被重視。當我們勸人振作時(如:「這不是你的錯,你已盡力而為。」),我們自以為在勸人節哀,不料卻在切割對方的感受。

6、我見猶憐。同情和憐憫(如:「哦,你真可憐!」)與同理心大不相同。同情是你當時的反應感受,同理是尊重對方,讓他有空間傾訴自己的切身經歷,又覺得被人理解。

7、以己度人。當有人找你排憂解難的時候,他希望你聽見、理解和相信他。分享你自己類似的經歷並不是同理心,它使焦點從對方轉移到你自己的身上。

8、急於糾正。每次交談都是找到和明白對方的感受、想法和需求的機會。在愛中對孩子進行管教,不要急於糾正,等對方感到被完全理解之後,才糾正誤解或不準確的地方。

9、好為人師。除非對方徵求你的意見,否則不要開始教導。如果你發現別人並不熱衷跟你交談,可能這正是你的習慣。

10、追根究底。太多的問題會拉開當下的感受,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肯定會讓對方什麼都不告訴你。請記住,家庭不是警察局,你不是調查員;家庭也不是法院,你也不是法官。

每個人都希望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,感覺被聽到、被理解和被接受,即使大家看法不一樣。《聖經》說:「……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,慢慢地說,慢慢地動怒」(《雅各書》一章19節)。

假如對方比較需要別人給予空間,好讓自己慢慢安撫情緒,那就千萬不要逼他說話。假如對方需要別人傾聽、給予同理與支持,就好好地聽他吧!小心避免以上的失誤,儘量保持愛的聯繫,好好地聽他們的抱怨,你可能會找到線索,知道對方真正的需要。如果對方大喊:「你不在乎!」然後跺腳離開,這可能意味著他感到你沒有理解他的痛苦。

要建立人際關係和愛的聯結,請嘗試傾聽對方的心聲,使他可以放心安全地與你交談。如果你覺得自己所說的於事無補,請回到聆聽。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在乎證明我是對的呢?還是在乎這個人?」並決定該怎麼做,這永遠是你的決定。

蔣吳蘊蘭師母是家庭婚姻治療師和Parenting ABC創辦人,熱衷幫助講普通話、廣東話和英語的父母與美國出生的孩子和諧相處、得以享受和正面影響他們。